北京化工大学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事前公示表
化大示出字[2017]160号
出访团组名称
| 朱群雄等6人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团组 | ||
出访人团组成员 | 部门 | 职务 | |
朱群雄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授 | |
耿志强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授 | |
徐圆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副教授 | |
贺彦林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副教授 | |
王晶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授 | |
沈栋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副教授 | |
出访国家或地区 | 新西兰、澳大利亚 | ||
拟出访日期 | 2017.12.10-2017.12.22 | ||
邀请单位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2017亚洲控制会议组委会 | ||
经费来源及 拟支出金额 |
经费来源:科研经费 拟支出金额:¥293844元
| ||
出访任务 及日程安排 |
2017年12月10日 乘坐飞机离开北京,傍晚抵达新西兰奥克兰。 2017年12月11日 上午:会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Aiguo Patrick Hu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成员;Aiguo Patrick Hu教授介绍其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科研进展;朱群雄教授介绍我校学科科研情况、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科研进展等。 下午: 以“能源传输与能效评估”为研讨主题,听取Aiguo Patrick Hu教授科研团队阐述“无线能源传输”、“绿色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其进展;朱群雄教授主讲“化工过程能效评价与优化”。随后四位老师就“石化工业能效集成评价”、“能源利用协同管控”、“能源传输控制与优化”及其应用前景分析与Aiguo Patrick Hu教授团队成员进行深入探讨。 2017年12月12日 上午:以“认知计算与推理”为研讨主题,听取Aiguo Patrick Hu教授科研团队阐述“能源链式优化”、“智能能源消耗优化技术” 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其进展;耿志强教授主讲“基于智能计算的集成优化算法及其化工企业能效分析应用”。随后四位老师与Aiguo Patrick Hu教授团队成员进行深入探讨。 下午:访问奥克兰大学相关实验室,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并做相关咨询。 2017年12月13日 上午:以“人工智能与节能效率”为研讨主题,听取Aiguo Patrick Hu教授科研团队关于“电池、电机设计分析”、“能源系统建模”、“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报告;徐圆副教授主讲“基于多智能体的公共安全协同控制”。 下午:以“人工智能与节能效率”为研讨主题,贺彦林副教授主讲“基于数据和知识的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研究”。随后四位老师与Aiguo Patrick Hu教授研究团队共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及控制前沿技术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同时双方就科研合作模式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案进行探讨。 2017年12月14日 从新西兰奥克兰出发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并安排住宿。 2017年12月15日 上午:会见墨尔本大学Yiqun Chen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成员;Yiqun Chen研究员介绍其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科研进展;朱群雄教授介绍我校学科科研情况、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科研进展等。 下午:以“灾害管理与决策”为研讨主题,听取Yiqun Chen教授科研团队阐述“城市灾害信息化管理系统”、“灾害建模及其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其进展;朱群雄教授主讲“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工业场景设计与应用”。随后四位老师分别就“三维渲染技术”、“大场景构建”、“灾害文本预案数字化”、“灾害应急预案推理”及其工业应用、企业需求分析与Yiqun Chen研究员团队成员进行深入探讨。 2017年12月16日 上午:以“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为研讨主题,听取Yiqun Chen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关于“预计大数据的灾害分析及仿真”、“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报告;耿志强教授主讲“人机混合分布式联机灾害演练与救援”、徐圆副教授主讲“基于多智能体的预测-应对灾害决策”。 王晶、沈栋从北京乘机出发,抵达墨尔本转机前往黄金海岸,安排住宿。 下午:朱群雄、耿志强、徐圆和贺彦林访问墨尔本大学相关实验室,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并做相关咨询。 2017年12月17日 上午:朱群雄、耿志强、徐圆和贺彦林以“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为研讨主题,听取Yiqun Chen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关于“大尺度视频分析”、“多目标检测与跟踪”、“异常事件监控”等方面的报告;贺彦林副教授主讲“灾害模型仿真及其计算模拟”。 王晶、沈栋前往会议会场,安排注册事宜。 下午:朱群雄、耿志强、徐圆和贺彦林与Yiqun Chen研究员研究团队共同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及控制前沿技术在“灾害管理与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同时双方就高水水科技论文合作撰写、国际合作项目申请、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离开墨尔本前往黄金海岸。 王晶、沈栋参加第四个workshop专题研讨会,主题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进展与应用。 2017年12月18日 上午:参加2017年度亚洲控制会议。参加开幕式,上午听取大会“报告康复机器人合作与激励(Robert Riener 教授),并参加口头报告会场,听取关于“系统动态建模”、“控制新算法”等口头报告,掌握最新研究动态。 下午:听取大会报告“GPS环境中无人驾驶飞机的导航与控制(Ben M. Chen教授);听取大会报告“原子力显微法发展:探索纳米世界的关键技术(Li-Chen Fu教授)。朱群雄教授就“一种改进的双并行结构极限学习机算法及其在复杂化工过程中的建模应用” 与与会专家进行研讨。沈栋副教授做题目为“基于概率量化测量的零误差迭代学习跟踪控制”报告。 2017年12月19日 上午:听取大会“偏微分方程控制的设计与应用( Miroslav Krstic 教授),并参加口头报告会场,听取关于“工业系统控制应用”、“控制系统设计”等口头报告,掌握最新研究动态。 王晶教授做题为“时滞分数阶系统的闭环PDɑ型迭代学习控制”。
下午:听取大会报告“小型飞行机器人的自适应操作”(H. Jin Kim教授);听取大会报告“下一代智能电网的自治分布式控制”(Qing-Chang Zhong教授)。徐圆副教授就“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的极限学习机非线性过程双故障识别方法” 与与会专家进行研讨。 2017年12月20日 上午:听取大会“同时定位和映射的对称透视技术”( Robert Mahony 教授),听取关于“控制领域机遇与挑战”、“工业化控制系统设计”等口头报告,掌握最新研究动态。 下午:耿志强教授就“函数连接神经网络建模应用” 与与会专家进行研讨。贺彦林副教授就“基于过程知识和修正传递熵的因果网络建模研究与应用” 与与会专家进行研讨。 2017年12月21日 飞回北京。 2017年12月22日 抵达北京。 | ||
事后公示 | 请在回国后1个月内在单位内部公布上述公示内容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出访报告。 | ||
公示期7天,如有异议,请于11月16日下午5:00前请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联系电话:010-644489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