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境)事前公示表
化大示出字[2018]92号
出访团组名称
| 王晶等1人赴德国/波兰科研与会议团组 | ||
出访人团组成员 | 部门 | 职务 | |
王晶 | 信息学院 | 教授 | |
出访国家或地区 | 德国,波兰 | ||
拟出访日期 | 2018.8.19-2018.9.2 | ||
邀请单位 |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IFAC safe process组委会 | ||
经费来源及 拟支出金额 |
经费来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拟支出金额:47587.5元
| ||
出访任务 及日程安排 | 2018年8月19日 从北京飞德国,抵达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2018年8月20日 上午:到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自动控制与复杂系统研究所报到,与史蒂文教授及研究所同事见面,办公室登记等。 下午:与研究所所长史蒂文教授座谈,讨论复杂工业过程全流程质量异常诊断与稳定控制技术框架,并以此为主线讨论此次合作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目标、计划安排的落实细节等。 2018年8月21日 上午:学术讨论,王晶教授重点介绍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在故障诊断和预测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介绍在复杂化工过程中的试验与应用情况。彭开香教授重点介绍北京科技大学团队在故障诊断及其在轧钢过程中的应用。 下午:围绕“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知识与数据融合的故障诊断”、“乘性故障建模分析与诊断”、“基于多变量统计的乘性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与史蒂文教授开展研讨。 2018年8月22日 上午:参加洪堡学者杜宝珠教授的报告,并进行讨论。 下午:就过程监测中统计量与控制限设计、故障定位技术以及报警管理等理论方法进行讨论,并与研究所博士后彭鑫针对数据驱动的多模态过程建模、监控与故障诊断方法开展交流,探讨多模态监控在网络化系统故障诊断和预测中的应用。 2018年8月23日 上午:讨论复杂工业过程的监测与容错控制技术,针对带钢热连轧工业、化工流程生产过程,分别就该过程的质量相关的故障检测、诊断与容错控制展开研究。讨论基于多变量统计的故障诊断方法,并重点针对基于黎曼流行方法和基于极大极小概率学习机的故障诊断方法开展研讨,研究它们与传统方法的异同。 下午:讨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一体化系统实现。故障检测、诊断方向以统计过程监控为理论基石,探讨面向工业应用的适合于间歇工业过程的动态非高斯建模新方法和新技术,给出建模方法及诊断思路,而容错控制主要以数据取得的优化技术与传统的基于模型的方法结合,实现工业过程的容错控制。 2018年8月24日 上午:参加洪堡学者高庆博士的报告,高博士就研究所近两年针对复杂工业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的研究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个全面的介绍,并讨论可能的合作方向。 下午:与史蒂文教授讨论间歇过程动态非高斯监测模型的研究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思路。讨论建立间歇过程动态非高斯监测模型的优越性和技术难点。讨论乘性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于统计的乘性故障检测方法的难点开展研讨。讨论建立针对乘性故障的检测框架。 2018年8月25日 上午:与研究所动态非高斯建模与故障诊断研究小组进行研讨,讨论贝叶斯图模型的理论基础:讨论利用贝叶斯图模型的方法解决过程变量的因果关系及故障回溯问题,并由此探讨建立贝叶斯理论的故障诊断及故障源回溯的框架及其技术路线。 下午:与研究所基于性能故障诊断研究组讨论。拟在研究和分析传统的质量相关的建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前期双方网络研讨的部分成果,探讨利用SVD分解将过程变量空间与质量变量空间进行适当分解,分解到三个空间。探讨新的三个空间的之间的关系,并研讨投影的实质内容。 2018年8月26日 上午:与研究所数据驱动故障诊断研究小组讨论合作文章:工业过程分层质量监测与故障诊断,讨论工业过程层次化建模主要内容,创新点,以及分层质量监测与故障诊断框架,最后讨论仿真结果。 下午:与研究所容错控制研究小组讨论主动容错控制框架,以及基于扩展内模控制的即插即用的容错控制各模块的设计问题,并就系统稳定性证明等进行详细讨论。 2018年8月27日 上午:参加史蒂夫教授的报告,参与就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快速在线故障诊断与控制器重构算法设计等方面的研讨。下午:围绕复杂工业过程全流程全景监测、全息诊断、稳定控制的内涵等与研究所克里斯博士、比吉特博士、赵东博士、彭鑫博士、薛婷、那永红、陈宏田、许雲松、王铁强等展开研讨,并就确定今后主要研究内容、基本技术路线,双方合作模式等探讨。 2018年8月28日 上午:中德双方将就复杂工业过程全流程的质量监测与稳定性控制的合作进行细化,拟探讨申请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并双方进行任务分解。 下午: 王晶教授乘飞机前往华沙参加第10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技术过程安全性会议,报到并注册。 2018年8月29日 上午:听取大会报告:Prof. Gautam Biswas,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融合的复杂系统故障诊断。然后参加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分会学术研讨。 下午:参加出席无人系统的容错协同控制分会研讨,王晶教授做小组汇报:基于快速终端滑模的四旋翼无人机容错控制。 2018年8月30日 上午:听取大会报告:Dr. Mattias Nyberg,自动化工业中的故障诊断。然后参加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沙尔特教授主持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专题研讨会。 下午:参加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王宏教授主持的工业过程故障预测与维护专题研讨会。 2018年8月31日 上午:参加故障诊断方法工业应用专题研讨,学习、了解空客与大众等公司将该类方法推广到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重点就工业控制系统的高效攻击检测等进行研讨。 下午:参加故障诊断方法工业应用专题研讨,就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集成分析进行研讨和交流,并就大数据、互联网环境下复杂工业过程监控方法的新特点、新需求、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展开探讨。 2018年9月1日 从华沙出发返回北京。 2018年9月2日 抵达北京。 | ||
事后公示 | 请在回国后1个月内在单位内部公布上述公示内容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出访报告。 | ||
公示期7天,如有异议,请于 7月 9日下午5:00前请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联系电话:010-64448919。 | |||